继承伟业 再辟新途 (大连 都 媛)

点击数:27952013-09-05 22:05:19 来源: 《华夏都氏寻根录》第一辑


继承伟业 再辟新途


大连   都 媛


  为了更深地理解哥哥此行祭祖一举,我上网查了有关资料,意外地发现了都基民的博客,而且博客名就称“都氏家祠”,著名书法家都本基题的四个字。基民的博客是有关家族的专题博客,一口气读完大部分文章,受益匪浅,最直观的家谱啊!而且还有网上纪念馆-----都氏宗祠,光临此地的全是老都家人啊,真好。算来论辈份:元、本、兴、基、业;书、田、永、克、昌,博主比俺小两辈,我是奶奶辈份了。感谢这些都氏后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只有记住了根在哪里,把根留住,才能将我们的枝叶延伸,让血脉再相连。也感谢给了我们生命与灵魂的先人们,你们的子孙将会团结进取,不辱祖先,把优良品质代代相传。以前当写下我们姓氏的时候,更多人是惊呀,还有这个姓啊!以后正如一位后人所言,我们不再孤单,而是神圣与自豪,遍及祖国各地都氏家族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感谢都基民,感谢网络,让我在其博客里第一时间先睹为快看到了哥哥一行在老家的祭祖活动,特别是看到这个都氏宗祠的相关照片,如身临其境。通过这个古庙,穿越历史风云,一条多么悠长多么神秘而又多么动人心弦的寻根隧道呈现在眼前,虽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姓,但并非人人都明白姓的来历与文化积淀,一位哲人说:谁读懂了生命的来龙,生命也就成了一部深刻的书。

  寻根的天性萌芽于童年,总爱问母亲:“我是怎样生下来的?”,勃发于中年,走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蓦然回首,这才会想到自己的来龙去脉,想到如何抓紧时间充实后半辈子的生命。“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自序中说:“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不此之求,是谓昧。”昧即糊涂。人生短短几十秋,来到世上不容易。人如果不知自己的血脉传承,不弄清自己的祖根来源,稀里糊涂,度此一生,岂不悲乎!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每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的姓氏符号都可以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姓氏符号联系起来,甚至可以追踪到太古初民的原始崇拜。中国文化重现实,重今生,因而也就重来龙,重寻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典籍中是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虽然我未能亲自前往北头村,但却从都家人搜集的姓氏族谱等资料中间接地寻到了根,这可能是我这个长假最大的收获。哥哥的题词代表了都氏后人的心声。

  春回北头,参拜先祖,继承伟业,再辟新途。

  昨天在网上读到一条消息:据新华社电,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中国家谱总目》,经过长达七年的编纂,将于今年底完成。《中国家谱总目》揭示了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家谱的收藏信息,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路线图”。也为我们家族此次“五一”拜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我们今后更理性地认识家谱、研究家族史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这股寻根热中,我们更可喜地看到了一批学者(或专业或业余的)潜心搜集整理家谱,付出艰辛的劳动。如南京的王耿,他本来是搞艺术的,但痴迷家族史,从30岁起就开始研究家谱,他认为,家谱不仅仅是血脉的传承,它是一种文化,是家族史。如果家谱是按血统传承的,那么中国就没有一部完整的家谱——连孔氏家谱也是断代谱。正因为家谱的核心是文化传承,家谱才具备了生命力,才有了文化的特征和本质含义,家谱能起到帮助一个家族慎终追远而又不偏离主线的作用。

  尤其家谱中的家训、家规,有很多都与当今的荣辱观相符,而一个家族中优秀人才的辈出,更是能起到强大的感召、教化后代的功能。王耿还说,“家谱就是家族史,中国人包括帝王将相都愿意和某个杰出人物拉上关系,都很难不在乎身后名,都怕被骂不肖子孙,这就是家谱和史书的教化功能。

  家谱是给你一个位置,让人知道你曾经来过。自己繁衍百年千年的家族史中有你这个位置,不管过多少年,许多人还是会知道你、甚至记住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默默无闻,总有一群人承认你、认可你,你总还有所归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赵淑珍分析说,家谱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它不仅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民族的情愫,对于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一直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我们无论怎样向上推,每一个姓氏的祖先都是黄帝。倘若没有司马迁的记述,历朝历代盛大的黄陵祭祖,也就没有了根据。而《史记》实际上就是王侯将相的家谱,它具备无法言说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家谱看似一个家族的历史,实际涉及历史、人口、经济、人类、遗传等多学科,它不仅是人们的情感精神寄托,更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家谱里一些人物事迹方面的记述,还常常补充正史的不足。清明前后,各地公祭中华文明的始祖、名人的活动此起彼伏。认祖归宗如水之归海,正渐趋成为一种潮流。当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炎黄子孙都怀抱着思乡的愿望来寻根时,家谱显然承载了厚重的家国意味。

  所以说《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与出版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幸事与福音,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心灵的家园,情感的归宿,不枉一生。继承伟业,再辟新途。